
從事助人工作專業人員
▌報名中▌腦科學看偏差行為 關於課程

課程地點線上課程

課程時間10/3

課堂人數150人
請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後完成資料填寫。
課程簡介
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,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大人比較難以理解的行為反應,例如情緒起伏大、衝動、無法等待、無法思考後果,或對行為能否能被普世價值接受缺乏清楚認知。這些情況有時會讓人擔心「出了什麼問題,怎麼總是聽不懂?」,甚至被貼上「行為偏差」的標籤,連帶也讓照顧者承受不少壓力或帶來負向影響。但其實這些表現,不一定只是態度或教養的問題,也可能與大腦的發展特性有關。
這次我們邀請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謝伯讓教授,從腦科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,帶我們一起理解大腦如何影響行為與情緒反應;課程將由說謊、多巴胺、青少年叛逆、3C成癮等面向切入,增加學員對兒少腦部發展的認識。不論是兒少一線工作者,或常與照顧者工作的夥伴,相信課程都能拓展大家對腦科學的視野,協助我們未來再次面對那些反覆出現、情緒張力較高的行為時,能多一些理解與彈性,一同陪孩子走得更穩、更久。
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,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大人比較難以理解的行為反應,例如情緒起伏大、衝動、無法等待、無法思考後果,或對行為能否能被普世價值接受缺乏清楚認知。這些情況有時會讓人擔心「出了什麼問題,怎麼總是聽不懂?」,甚至被貼上「行為偏差」的標籤,連帶也讓照顧者承受不少壓力或帶來負向影響。但其實這些表現,不一定只是態度或教養的問題,也可能與大腦的發展特性有關。
這次我們邀請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謝伯讓教授,從腦科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,帶我們一起理解大腦如何影響行為與情緒反應;課程將由說謊、多巴胺、青少年叛逆、3C成癮等面向切入,增加學員對兒少腦部發展的認識。不論是兒少一線工作者,或常與照顧者工作的夥伴,相信課程都能拓展大家對腦科學的視野,協助我們未來再次面對那些反覆出現、情緒張力較高的行為時,能多一些理解與彈性,一同陪孩子走得更穩、更久。
課程資訊
●課程主題:腦科學看偏差行為
●課程講師:謝伯讓教授
●參加對象:從事助人工作的專業人員(具有相關學術.工作背景或證照)
●課程名額:200人
●課程時間:114年10月3日(五)13:00-15:00
●授課方式:ZOOM視訊授課(報名成功後提供連結)
●報名時間:即日起至額滿為止。
(超過限額人數皆列候補,依回覆表單時間排序,候補上將另行通知。)
●課程主題:腦科學看偏差行為
●課程講師:謝伯讓教授
●參加對象:從事助人工作的專業人員(具有相關學術.工作背景或證照)
●課程名額:200人
●課程時間:114年10月3日(五)13:00-15:00
●授課方式:ZOOM視訊授課(報名成功後提供連結)
●報名時間:即日起至額滿為止。
(超過限額人數皆列候補,依回覆表單時間排序,候補上將另行通知。)
《講師資料》
謝伯讓 教授
現職:
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教授
腦與意識實驗室 主持人
學歷:
美國達特茅斯學院 認知神經科學博士
國立中正大學 哲學研究所碩士
國立台灣大學 生命科學系學士
經歷:
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 博士後研究員
杜克–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 助理教授
研究領域:
認知與知覺心理學
研究興趣:
意識、注意力、視覺認知、跨感官處理、腦造影
著作:
《都是大腦搞的鬼》(2015)
《大腦簡史》(2016)
《為何三歲開始說謊?》(2023)等
謝伯讓 教授
現職:
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教授
腦與意識實驗室 主持人
學歷:
美國達特茅斯學院 認知神經科學博士
國立中正大學 哲學研究所碩士
國立台灣大學 生命科學系學士
經歷:
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 博士後研究員
杜克–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 助理教授
研究領域:
認知與知覺心理學
研究興趣:
意識、注意力、視覺認知、跨感官處理、腦造影
著作:
《都是大腦搞的鬼》(2015)
《大腦簡史》(2016)
《為何三歲開始說謊?》(2023)等
課程資訊
請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後完成資料填寫。注意事項
備註:1.課程免費,報名成功與候補將收到兒盟學苑通知信件。
2.如取消報名,請務必9/29(一)前來電(02)2799-0333分機553羅小姐,以便將寶貴名額釋出給候補學員。
3.本課程可申請社工師繼續教育積分。
4.線上課程如逾兩次未請假但未上線,日後將無法參與兒盟學苑其他課程。